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这句词是形容恋人间相见恨晚,今日借用,以表我与文法学院缘分情深。
中学时代,我是一个怀揣着无数梦想的少年。那时的我,偏科很严重,文科与理科成绩可谓云泥之别。我清晰地记得,高一下学期选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在选课表里填上了政史地,踏上文科求索之路。兴趣或许真的是成绩最好的老师,每当考试结束,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成绩册,寻找着自己的名字。那些数字,如同生命的脉搏,跳动着我对未来的期待。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
我与矿大初次结缘是在高考前100天的誓师大会,那时一模刚刚结束,老师根据我的成绩进行简短的评估,地矿油三大院校全部在列,在进行详细的了解后,不论是从学校的生活条件,教学条件,北矿都成了我的理想院校。在高考结束后,我顺利被文法学院英语专业录取。那一刻,我与文法学院缘分的种子已经悄然发芽,我相信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准备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文法学院,这个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地方,成为了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文法学院的学习生活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里的课程既丰富又深入,像综英这样庞大的课程,初来乍到之时让我有些难以完全消化,计算机课程的代码经常让我的脑子变成一团浆糊,但每一位老师们都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点燃了我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他们不厌其烦的回答着我问的每一个问题,哪怕节假日,也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他们指引我一步步到达知识的殿堂。正因有他们,我才逐渐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以更高的视角看到更远的世界。
在文法学院的岁月里,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参与比赛,一起分享生活点滴,规划未来,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他们是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道光,我们都如同在大学新世界里蹒跚学步的婴儿,相互搀扶,相互鼓励,共同寻找前进的方向。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我想,在文法学院的这些经历不仅会成为我当前幸福的源泉,即使若干年后,回顾起前半生,必也历历在目不舍流去,事事于心不愿忘怀。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矿大文法学院的创建与发展之路同样充满了艰辛与辉煌。文法学院成立于2004年,古人云: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若落花流水。白驹过隙,已有二十年光景。文法春秋二十载,学院历经了无数次的挑战和变革。育才树德展华采,文法学院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矿大文法学院一定会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或许多年以后,暮年垂垂老矣之时,回想起在矿大文法学院的这段时日,我也会发出“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感慨,“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的唏嘘正因如此,我深感庆幸在少年时期能够遇到矿大文法学院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资源,更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在未来的岁月长河中,我将矢志不渝,奋勇向前,不断攀登人生之巅,追求那广阔无垠的天空。与矿大文法学院的邂逅与相知,乃是我生命中波澜壮阔的篇章,铭刻着我深深的情感与无尽的感激。我感激文法学院赋予我的一切智慧与力量,犹如浩渺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今年我18岁,文法学院20岁,我们都处于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纪。我期待着在以后的岁月里,与这所学院并肩前行,共创辉煌,共铸未来。
最后用一句话送给正值青春的我们:少年何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

姓名:李云晓
班级:英语2023-2班
主要职务:曾任院外语部干事
参与的活动与获奖:曾获“共育心灵”演讲比赛二等奖、文法学院院庆演讲比赛二等奖,参加过校诗词大赛主持活动和校运会团体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