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周英莉
系所:外语系
职称/职务:副教授
研究方向:虚拟民族志跨文化教学、美国非裔文学文化和中非文化共同体
联系方式:lzmzhyl@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邮编100083
教育背景:
1997.9-2001.6 河北师范大学 英语教育 本科
2001.9-2004.6河北师范大学 英美文学 硕士
2016.2-2017.2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AAADS(African American and African Diaspora Studies)美国非裔和非洲离散研究系,访问学者
2022.10-2023.7 清华大学外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项目成员和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和世界文学和文学理论专委员会理事
科研综述:
1) 虚拟民族志跨文化教学:前期研究聚焦基于社交媒体的中美大学生虚拟民族志跨文化交流项目中的共情能力培养。具体而言包括包括三个方面:探索中美大学生独特的文化体验和身份;寻求基于共性的共情;寻求关系共情,即通过互动和持续的跨文化对话实现和谐与融合。采用以话语为中心的网络民族志方法,包括系统地观察和接触微信用户,收集数据并分析中美大学生如何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寻求相似性,以及通过参与到一个实质性的、动态的自然互动环境中来创造第三种文化,从而培养关系共情能力。虚拟民族志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长期的跨文化对话,使其深入了解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养共同意识或动态关系共情的过程。
2) 美国非裔文学文化:前期聚焦美国天普大学非洲流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非裔学者、思想家莫勒菲·凯特·阿散蒂(Molefi Kete Asante)的理论著作,他被公认为传播学中非洲中心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非洲中心性”主张任何叙事应以非洲为中心和主体,强调非洲在美国非裔文化或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从起源、概念内涵、研究问题和方法、与欧洲中心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比较和对世界的影响几方面深入探讨阿散蒂的“非洲中心性”,并从认知、结构和功能三方面解构作为非洲学元范式的非洲中心性。阿散蒂的这一理论不仅意味着重建非洲人民及其后裔的价值中心,对重建人类文化的真实历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中非文化共同体:前期聚焦中非文化共同体研究,深入分析文化共同体的概念,中非神话、哲学、生态文学、未来主义的共同体特征,结合非裔作家的文艺创作及其反映出的“下层的”或边缘化的文化诉求,对其进行深入的文本发掘和症候式阅读,警惕其中所隐含或者所反对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欧美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帝国主义心态,剖析其文学中的偏见与压迫,揭露种种文化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方式,力所能及地抵制来自社群内外的文化霸权;同时也指出加强中非文化交流、文化互信和文化包容的必要性。
学术成果:
1、 代表性论文(一作,CSSCI(集刊)/ESCI/北大核心/AMI核心/人大复印全文转载/国际会议论文):
(1) Yingli Zhou, Carolyn Calloway-Thomas, Gaowei Li,Xueyao Zhang.Developing Relational Empathy in Virtual Ethnographic Intercultural Teaching 《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版,ESCI、外文核心,2025.2
(2) Yingli Zhou, Carolyn Calloway-Thomas, Gaowei Li. Transcendence in Molefi Kete Asante’s Afrocentricity and Tu Wei-ming’s Embodied Confuc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ty, Humanities, 2024/8,ESCI
(3) 周英莉,莫勒菲.凯特.阿散蒂“非洲中心论”研究,CSSCI集刊《文学理论前沿》, 人大复印全文《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2023/8
(4) 周英莉,王梓安.中非未来主义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共同体研究--以<流浪地球>和<黑豹>为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AMI核心,2023/11
(5) 周英莉、刘秀梅、孙金爱,新媒体条件下中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跨文化研究论论丛》,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2022/12
(6) 周英莉,李倩,杜颖“非洲及非洲流散研究全球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语文研究》2021/10 RCCSE中国准核心期刊
(7) 周英莉,许卉艳,裔文军,陈曼.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能源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中国ESP研究》,2021/12
(8) Yingli Zhou, Jinai Sun. Using Social Media to Promo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刊于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ESCI ,外文核心,2020/10
(9) Yingli Zhou,An Action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Context-Based Intercultural Teach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CS XXII (1) 2013.6 国际高水平期刊,跨文化交际国际会议论文集,2015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世界传播协会获奖论文
(10) 周英莉、许卉艳,论英译中陶诗意蕴的最佳关联性的传递,《外语研究》,2018.5 CSSCI
(11) 周英莉,魏慧哲《蜗居》和《绝望的主妇》中透视出的中西婚姻模式 《电影文学》北大核心 2010.7
2、英文专著:
1)周英莉,Carolyn Calloway-Thomas, 郑博仁.《中美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ns),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5.3
2)Yingli Zhou, Transference of the Optimal Relevance----- on Reproduction of the Style in English Versions of Tao Yuanming’s Poetry. 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 2011.3
3)Yi Zhang &Yingli Zhou, Translation Research on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by Functional Approaches. 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 2015.3
4)Huizhe Wei &Yingli Zhou,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Death Euphemism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 2015.3
3. 编著教材:
1)《新思维英语写作基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2)《能源英语1》、《能源英语2》,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8
3)《高级英汉互译与学术交流》,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11
4. 科研项目(仅主持):
1)中央高校科研专项经费,2009-2012,批准经费5万元,结项。
2)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2013-2016,批准经费15万元,结项。
3)依托中美大学生跨文化交流项目的美国黑人文化研究(G20190001282) , 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2019年,批准经费7万元,结项。
4) 虚拟民族志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市高等教育协会面上项目,2022-2024,结项。
5) 国外液体火药的检索与翻译,横向项目,2022-2024,批准经费3万元,在研。
6) 虚拟民族志跨文化教学研究,教改项目,2021-2022,批准经费1万元,结项。
7)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课程改革研究------依托《全球视阈下的中西文化》国际课程, 校级重点项目,2024-2026,批准经费2万元,在研。
8)《后殖民文学与中非文化共同体》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2024-2025,批准经费1万元,在研。
5. 获奖情况
1)2025年《跨文化交际课程》校级教学质量奖一等奖。
2)2023年校级教学名师奖第一名
3)2022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讲好中国故事:英语创意写作“两跨三协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二等奖
4)2021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本科英语组全国复赛一等奖
5)2021、2025年第四届、第七届“外教社杯”北京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一、二等奖指导教师奖
6)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7)2020年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8)2020年基于社交媒体的中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9)2015年The World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世界传播协会Inaugural Pearson and Nelson Competitive (Travel) Scholarship奖
10)2008年《跨文化交际课程》校级教学质量奖二等奖
6. 学术交流(仅近3年)
1)2024.6,清华大学外文系,生态文明与族裔生态智慧中美高端论坛,嘉宾报告
2)2024.6,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十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小组报告和主持人
3)2023.3,澳门城市大学,第28届IAICS国际跨文化沟通研究国际会议,小组报告
4)2023.7,四川大学,第九届族裔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小组报告和主持人
5)2023.8,夏威夷檀香山,WCA全球传播跨文化国际会议,小组报告
7. 开设课程:
1)英专本科:《跨文化交际》
2)英专研究生:《中非文化共同体》
3)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
4)研究生英语:《学术英语写作》
5)博士生英语:《人文高阶学术英语写作》
8)招生方向:
每年指导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专业“美国非裔文学文化和中非文化共同体”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2名;指导全日制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MTI)1-2名,指导非全日制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MTI)1-2名。